EXHIBITION TRENDS:“小宇宙”计划·第一回
放大
0
上载日期 2015-8-31 18:18:51





展览概述


 


展览主题“小宇宙”计划第一回展暨A+艺术文化中心开幕展

展览时间:9月19日-10月18日(逢周六日及节假日10:30-17:00)

展览地点:A+艺术文化中心、施蓝艺术空间

地  址:佛山市南海区灯湖东路一号友邦金融中心一座首层、M层

开幕酒会:2015年9月19日15:00


主办方:施蓝艺术机构

协办方:友邦金融中心

策展人:肖萌


参展艺术家:李超雄、林于思、张广先、邓瑜、刘滨、姬舟、柯坎法、林伟祥、羊芳涛、余兆权、蔡远河、王非凡、李金阳、李燕、李晓倩、茹创业、雷梦婷、肖珊珊、梁佩如、雷磊(排名不分先后)

 


 

前 言

文/施蓝艺术


  西格蒙德·弗洛伊德在其人生最后一本著作《自我与本我》中,将心理区分为意识与潜意识,并由此提出有两种潜意识:一种属于描述意义上的潜意识,即前意识;另—种属于动力学意义上的潜意识,即弗洛伊德所特指的潜意识。佛洛依德认为自我产生于本我、而超我是自我升华的过程。本我是最原始的、潜意识的、非理性的心理结构。它充满着本能和欲望的强烈冲动,受着快乐原则的支配,一味追求满足。自我是受知觉系统影响,经过修改来自本我的一部分。它代表理智和常识,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。它既以大部分的精力来控制和压抑发自本我的非理性的冲动,又迂回地给予本我以适当的满足。超我是人格中高级的、道德的、超自我的心理结构。它以良心、自我理想等至善原则来规范和发展自我。

  小宇宙,事实上引指的是自然科学概念中的自主运动和平衡的能量场的概念。这个概念简单的理解就是地球的公转与自转的关系。如果说地球的公转是太阳系的引力导向,那么自转则是外力环境对地球作用从而产生的自身平衡的量场。将这个概念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“超我”概念对应起来的话,那么本我是“地球的本质”,自我是“地球公转”,超我则是“地球在外力作用下实现的自转和自体能量生产”。

  因此,小宇宙,是指每个个体在“本我”和“自我”基础上潜在的一个“超我”的能量场。

  我们将这个能量场放在一个个体存在的经历、人生轨迹和个体实验上进行梳理,尝试去探讨当一个个体在弱化了时代性和历史结构的环境里,是否仍然具备艺术创作的意义。

  这个命题本身是个悖论。因为充其量,一个最自私的创作者是可以很不负责任地宣称他创作的意义就是“为了取悦自己”,然而任何不以时代发展为基础的创作理念都将为艺术理论家、历史学者所不能容忍。

  但是,如果将每个个体仅仅放在个体发展的轨道上去观察,把每个“本我”和“自我”作为基础建构的一环,却不难发现,不论是以“本我”作为主导基础的人格,还是以“自我”作为主导基础的人格,艺术创作者都能够在其个体思想结构上实现一个“超我”的突破和发展。

  由此,“小宇宙”是一个长期的计划,而不仅仅是一个展览。

  而这个计划的构建中,个体的着落点——艺术家——作为这个计划最直接的构成部分,有其自体身份的特殊属性——他们不是一个日常生活理论、不是一个历史流派的标志、不是某种哲学理念的代言人,他们仅仅是这个全球资本和消费主义环境下的一个媒点,体验切身且直观。在这个共性基础上,所呈现出来的个体,是生活的也是艺术的,是政治的也是精神的、是公共的也是私有的、是个体性的也是普世性的。于是它所最终递成的能量场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展览的声音,而是整个环境与非环境状况下个体现实的背景。

  本次展览作为“小宇宙”计划的第一回展,其所参与的艺术家在师承关系和情感链接上都没有直线关联,在各自年龄上更是跨越了近三个年代,故其个体经验、思想结构上的差异也由于年龄的不同而相去深浅。然而他们在作品的呈现里却有着明确的试图实现“超我”的共性痕迹,这种痕迹交织构建出的结构,是即兴的也是无机的,是稳定的也是可拓展的,是背景的也是前景的,是自体主观的也是客体关联的,更是可变且多变的,他们提供了一种由个体突破的多元环境的非线性探索的量场,同时以一种多元可变的“超我”关系向现代性原先所建构的二元论视角提出质疑。




 

策展人语


文/肖萌


  我们所存在的世界,是一个如此庞大而漫无边际的宇宙,身在其中如此孤立而渺小,渴望着相遇、相识、相认、相知,这一切的过程不仅仅是作为“人类”的同类属性作用的,更吸引彼此的是那潜藏在内里深处的能量场——小宇宙,它是一种非物质非常态的“第七感”,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头脑深处对于世界做出一个内在交流的过程,它使我们获得体验、感受与认知,使得塑造成每一个“我”,同时“我”也同样的对万事万物做出相应的反馈。

  在我们所认知的范畴中,宇宙由不同属性的星球、生物等组成,而小宇宙也是同样的不可估量的广博,我们试图探知着这种神秘的精神力量,它总能在生活中任何细小的地方发出惊叹,它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,带着这种力量思考、感悟与表达,而被称为艺术家的群体,他们更是对于创造和审美更具提炼和探索的人,就像是渺无边际的宇宙中那些更耀眼明亮的繁星,照亮着混沌的暗夜。

  艺术在人类知识范畴中一直是一个特殊的范畴,它不仅仅代表着高于生活的审美和激发人类文化前行步伐的工具,它是根植于生活的思考,是面对世界的视角,更是创造内心价值的能量场,像是在浩瀚的认知中蕴含着不可限量魅力的小宇宙,呈现这样的展览将拥有各类创造力的小宇宙聚集在一起,看似一片混沌中却有着微妙的联系,殊途同归的思考探索着对世界的认知。

  本次展览的艺术家,都有着不被归属的异类小宇宙,理性的思考、自然的体验、浪漫的畅享、怪诞的描述、随性的表达......将这个神秘的世界的“第七面”呈现在我们的面前,他们是“小宇宙”展览的主宰者,翻涌的思绪与情感引领着前行的步伐,艺术家们以各自的体验视角,独具一格的艺术方式,将思想下、灵魂下的小宇宙呈现到众人的面前,你会惊讶于在我们每一个“人观”的世界,竟有如此多样多彩的面貌,这些艺术家们的小宇宙如繁星般耀眼的组成了夺目的另一片银河。在每一个暗夜与天明的到来,在地球的某一处隐藏着并同于另一星球的力量,使简单变作繁华,平凡变作奇迹,在这些小宇宙中,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流逝,一小时就像过了一天,一天像过了一季,一季像过了一生。想要探究这些世界,我们须先保持静默,倾听和观赏这些奇迹。



部分展出作品


 



▲ 李超雄《彼岸》布面油画 (150cm×120cm)2015


▲ 林于思《好青年上天堂坏青年把歌唱》纸本设色(70cm×45cm) 2015


▲ 肖珊珊《露宿者-宠物狗》布面综合材料,油漆(110cm×140cm)2008



▲ 林伟祥《生命之火》布面丙烯(50cm×40cm)2014



 刘滨《白夜的千重奏》布面油画(110cm×120cm)2012



▲ 李燕《Outlier No.4》布面油画(80cm×100cm)2013



▲ 姬舟《奕》玻璃钢烤漆(100cm×60cm×60cm×60cm)2006



▲ 邓瑜 《change the way you kiss me》数码版画(50cm×50cm)2015




▲ 羊芳涛《风景No.18》纸本综合材料(76cm×57cm)2015


▲ 王非凡《未知》布面油画(360cm×200cm)2014



▲ 茹创业《果实 系列1》布面丙烯(60cm×50cm) 2015


▲ 余兆权《罪业的制造》布面丙烯油画(150cm×60cm)2013




▲ 张广先《哈》布面丙烯(135cm×105cm)2013



▲ 蔡远河《繁星点点Ⅲ》木刻版画(62cm×58cm)2010



▲ 柯坎法《舞台》布面油画(200cm×150cm)2012



▲ 雷梦婷《i just a tiny person》纸上墨水(27.7cm×36cm)2010



▲ 李金阳《耶路撒冷的复活》布面油画(130cm×150cm)2015


▲ 李晓倩《莫名悲伤的桃子》纸本水彩(尺寸可变)2014



▲ 梁佩如《甜蜜的视网膜系列7》布面丙烯(140cm×180cm)2015



▲ 雷磊《宇宙棉花糖》动画作品




A+艺术文化中心

交通指引


 


佛山市南海区灯湖东路一号友邦金融中心一座首层

 
自驾车路线


自芳村沿龙溪大道往海八路方向行驶,经过海八路金融隧道后掉头,进入右侧辅路行驶300米后右转进入灯湖东路,行驶至灯湖东路与海七路交界路口掉头行驶20米进入友邦金融中心。



专线接驳大巴

线路1: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正门↔A+艺术文化中心(友邦金融中心)

发车时间:9月19日14:00

返程时间:9月19日17:00

线路2:广州美术学院昌岗路校区正门↔A+艺术文化中心(友邦金融中心)

发车时间:9月19日14:00

返程时间:9月19日17:00



搭乘地铁指引

乘坐广州地铁一号线至西塱站转广佛线至千灯湖站C出口,出站后:

① 可乘坐友邦金融中心免费接驳巴士 *展览开幕当天自14:00-17:00约20分钟/班穿梭服务(具体以路况为准)。

② 或转乘公交路线桂03、桂11、桂14、桂16、桂27至友邦金融中心公交站下车


 




欲知“小宇宙”计划更多精彩预告

请密切关注施蓝艺术微信公众号





… End …



 



分享到: